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CCF学生领航计划(SPP)第121期“青年人的创新与成长”直播活动
2025年2月2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分会承办的“学生领航计划(SPP)第121期”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青年人的创新与成长”为主题,特邀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冯骥作专题演讲,CCF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分会主席陈俊杉主持。活动通过中国计算机学会微信视频号直播吸引超3000人次在线观看,获赞突破1万条,引发广泛热议。

图
1
活动预览
【技术创新赋能文化传承】
冯骥以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大火动画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通过展示游戏科学团队运用实景扫描技术构建虚拟场景的案例,揭示了技术创新在文物保护与数字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当传统文化遇上前沿技术,不仅焕发新生机,更构建起新时代的文化话语权。”他强调,游戏团队突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渲染引擎的过程,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解析《哪吒2:魔童闹海》创作历程时,冯骥特别提到制作团队突破好莱坞技术垄断的壮举:“他们用一年时间攻克了数万根锁链飘舞的视觉难题,这种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值得每位青年学子学习”。

图
2
冯骥作演讲报告
【开源生态培育创新沃土】
针对近期引发热议的DeepSeek大模型,冯骥从技术平权角度进行解读。通过对比闭源与开源策略,他指出:“DeepSeek通过开源实现了算力成本的革命性下降,其产生的效率提高和影响力不亚于当年Linux系统的横空出世。这种开放共享的生态,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公平竞技的舞台。”此外,冯骥现场展示的CCF数字图书馆资源,更是为学子们打开了接触前沿技术的窗口。
【成长之路的破局之道】
结合个人从普通会员成长为CCF专委委员再到重庆市的经历,冯骥提出"“三步成长论”:学生分会是创新萌芽的沃土,YOCSEF论坛是思维碰撞的熔炉,专业委员会则是专业深耕的平台。他特别建议:“要善用CCF的学术资源网络,通过参与CNCC等顶级会议拓宽视野,在服务学会的过程中实现能力跃升。”
在互动环节,针对“非名校学生如何突围”的提问,冯骥给出务实建议:“技术平权时代,开源社区就是最好的导师。建议从研读DeepSeek的相关技术起步,结合CCF数字图书馆的权威资源,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关于自驱力培养,他分享独特心得:“定期进行‘数字排毒’,降低多巴胺刺激阈值,在深度学习中获取心得体验。”
【平台建设助力人才培育】
CCF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分会主席陈俊杉介绍,分会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已举办2次“CCF走进高校”活动、2次SPP专题分享及多场学术沙龙,并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分会联动,构建起跨校学术网络。未来将重点打造“企业命题挑战赛”“青年学者工作坊”等品牌活动,推动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图
3
交流部分
最后,冯骥对活动作总结:“我们要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通过CCF平台,让青年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与会学生纷纷表示,这种“技术+文化”的跨界研讨,为专业学习注入人文温度,更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正如冯骥老师化用游科主创冯骥之言:“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创新成长的史诗,正待青年一代续写新篇。”
来源: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日期: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