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成灰 力尽余热

发布时间:2019-07-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蜡炬成灰 力尽余热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乡约盛夏”志愿服务队之我与老党员面对面  

 

2019年7月15日下午2点半,志愿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出发去往老党员张思佰的家中。

一路上从宽敞的大公路到窄小的乡村公路再到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景色也由古镇风光变为田野果林,下雨前,天气有些闷热,近30分钟的步行后,志愿者们已汗流浃背,再绕过了几间房子后,终于到达了老党员的家。

随着社区工作人员一阵敲门声,一扇木门徐徐打开,出来迎接的并不是张思佰本人,而且他的妻子,张思佰老人在妻子的陪伴下坐下来志愿者们一起交谈

当问起去年救人的事件时,老人说的很平淡:我记得那是去年2月5号,我在坡上担粪,听到秦兵宽突然在大声地喊叫隔壁的人,隔壁没人听,我听到不对劲马上冲进去发现他抱着她老婆张顺凤(自杀未遂),我赶忙过去救她。志愿者们询问后得知,张顺凤是去医院看病,觉得自己得了重病,一时想不通,选择了上吊自杀。而当问及为何第一时间冲过去救人,老人的回答也很简单:听到人叫救人,他就去了,没什么别的原因。在志愿者们的询问恳请下,老人拿出了去年因为救人获得的镇里颁发的优秀党员证书以及区级优秀党员的荣誉证书

一问才知道,那是当初合川还是合川县没有被规划为合川区的时候,张思佰老人带头种植柑树,带领村民劳动致富所获得的荣誉称号。一听到老人还带头种植柑树,发展果园经济,志愿者们兴致再次高涨了起来。张思佰老人临时决定带我们看看种植的柑树。此时,天上已经下起了小雨,出了院子,视野立马开阔起来,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一片绿色扑面而来,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深绿色的果实。

老人介绍说:80年代的时候,我们搞集体经济,那时候流行外贸果,我们这边的柑子出口到苏联,普通老百姓一个月工资才几分钱,卖果子一次就可以赚几块钱,那时候真的叫发家致富。

现在呢?志愿者们继续追问。

现在我们的果子也有厂商上门收购,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给游客,像我自己的果子我就不用担心,到点了有人来收。

这里的果子成熟了,过来现场采摘的人多吗。一个志愿者向老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是很多,但是每年都会有人慕名而来。

那这块地产的果子和其他地方的相比有什么优势呢?志愿者们继续追问。

首先,我们这里是那种石谷子土,土质疏松,透气,易排水;其次,我们嫁接的土品种好,优势大,因此种出的果子皮薄汁儿多水甜。一旁的社区工作人员帮忙解释道。

志愿者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张思佰老人却不厌其烦,与志愿者们愉快地分享自己当年作为生产队队长带领村人发家致富的经历,以及对未来改进柑果品种的规划。不知不觉雨已经渐渐大了起来。志愿者们告别了老人,开始往回赶。

尽管每个人对于优秀党员都有自己的定义,但张思佰老人无疑符合大多数人对于优秀党员的设想,救人于危难之间,体现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扶人于贫穷之上,体现对人民群众关怀的同时,更是对祖国与党信任的回报。也许时间会让志愿者们忘掉老人的面容,但归去一路上那一抹抹浓浓的绿意,一定会让志愿者们记得,那个早起锻炼身体,养好身体,更好的为村里人服务的老党员,他叫张思佰。

来源:初等教育学院  

日期:2019年7月15日

上一条:领略大秦风光 聆听礼法之乐

下一条:助老扶幼,寓教于行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QQ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