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燕燕与重庆师范大学师生畅谈非虚构

发布时间:2024-03-20文章来源:文学院 浏览次数: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燕燕与重庆师范大学师生畅谈非虚构

2024314日下午,“茅盾新人奖”获得者、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燕走进重庆师范大学,与文学院百余名师生畅谈“从非虚构到‘非虚构’”。重庆市沙坪坝区文联党组成员石芸副主席、重庆市沙坪坝区作家协会主席刘清泉、“上游新闻文化频道”负责人陈泰湧、重庆师范大学汤克兵博士、付冬生博士等共同出席活动。重庆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主任高静波主持讲座。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梅致欢迎词,对李燕燕的到来表示欢迎。沙坪坝区作家协会主席刘清泉代表沙坪坝区作协对作家进校园活动做了介绍,他还对校园写作提出相关建议,他表示沙区作协将全力为师生创作提供发表平台,持续推动作家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在讲座中,李燕燕主从非虚构与“非虚构”、非虚构如何到达“非虚构”、非虚构写作的表达方式、且看“非虚构”如何还原非虚构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创作“非虚构”文学时的经验。此外,她还讲述了个人对“非虚构”和“虚构”的区别、国家叙事与个人感悟、当下非虚构文学的时代意义的独到见解。她指出,作家创作的文本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作家是否对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做到了敏锐捕捉和深度理解。她还立足时代叙事、地域差异、个人需求等对非虚构文学发展、以自身写作实践对从非虚构到‘非虚构’的“连接与赋能”等话题展开讲述。

李燕燕交流经验

随后,李燕燕与重庆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汤克兵博士、付冬生博士就当下非虚构写作的热点话题展开对谈。李燕燕以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学者的田野调查之间的区别为引,强调了作家创作“非虚构”写作时应采用平视视角,以真正的“共情”实现叙事的真实性。对于师生在 “非虚构”写作中遇到的困惑,李燕燕耐心回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上游新闻文化频道负责人陈泰湧发言,分享了个人对文学与新闻之间的感悟,他指出文字是记录时代最好的工具。沙坪坝区文联党组成员石芸副主席总结指出,并非只有宏大叙事的文学作品才能反映时代,个人的感悟也能折射时代的发展。她希望“文学进校园·作家现场课”系列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同时鼓励同学们走出象牙塔去书写社会中的“枝”与“叶”。她呼吁重庆师范大学师生和重庆师范大学嘉陵潮文学社像李燕燕一样围绕人民所关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始终以文化人,坚守文学的责任与担当。

上游新闻文化频道负责人陈泰湧发言

据悉,此次活动由沙坪坝区作家协会和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重庆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与重庆师范大学嘉陵潮文学社共同承办,这也是“沙区作协文学进校园·重师文学院作家现场课”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

合影留念

李燕燕,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报告文学、散文、小说作品7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第八届及第九届“重庆文学奖”、重庆市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品《无声之辩》《天使PK魔鬼》《山城不可见的故事》《拯救睡眠》《老大姐传》《杂病记》等颇受读者喜爱。

来源:文学院

日期:2024317

上一条:2024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志愿者出征仪式顺利举行

下一条:满载玉石共前行,众人拾柴砥青春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QQ二维码